4公司动态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公司动态  -> 行业动态

​轴承的起源

文章出处:行业动态 责任编辑:东莞市沃尔鑫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5-06-06
  

 

 

轴承是机械传动轴的支承,是实现主机性能、功能与效率的重要保证,被誉为机器的“关节”。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力和运动,减少摩擦损失。

 

 

相信很少有人知道轴承最早起源地是中国,而且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。

 

// 轴承起源  //

 

根据最新的考古记录,8000年前慢轮就已经诞生了,或者说已经进化了一阶段了。20103月跨湖桥文化遗址发现木质陶轮底座,证实了中国的陶轮技术先于西亚两河流域2000多年,也就是说中国比西亚更早开始利用轴承,或者说是利用轴承的原理。

 

跨湖桥文化遗址出土的木质陶轮底座

 

这个木质陶轮底座像个梯形圆台,上台面中心位置有一个凸起小圆柱,它就是陶轮转盘用的轴。转盘通过圆台上的轴来支撑旋转,这就是轴承的原型。

 

跨湖桥的慢轮是人类第一次用轮轴机械制陶,也是目前考古发现的第一次利用轴承。

 

后来人们发现用直径大的木轮运输速度更快,于是木轮的直径越来越大,逐渐演变成带轴的轮子,这便形成了最早的车轮雏形。当然,车轮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明。

 

距今4700年的黄帝时期,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车辆驶上历史舞台。

 

黄帝造车,故称轩辕氏。

 

轩是古代一种有围棚的车,辕是车的基本构件。

 

滑动轴承的出现,提出了润滑的需要或者说促进了摩擦学的发展。

 

《诗经》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。所以诗歌大概产生于周初到春秋中期之间,即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。在《诗经•邶风•泉水》篇中,有“载脂载辖,还车言迈。遄臻于卫,不瑕有害?”辖在古代解释为“车轴端键”。用于古车上,它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销钉,穿过轴端,可以将车轮“辖”住,使车轮轴向固定;而“脂”当然是润滑剂,“还”即回家,“迈”就是快。这几句诗译成现代汉语,就是:用油脂,将车轴润滑,在轴端,把销钉检查,驱车远行,送我回家。快快地赶到家乡卫啊!切莫让我问心有愧。

 

軎与辖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(公元前221-206)、 汉朝具有雏形结构的轴承及轴承文字形式

 

由于周、秦、汉朝对轴承技术发明和应用的实践,到秦汉时代的一些重要文化典籍中,已记载并经常使用涵明确,书写成熟的有关轴承专用词语,其中比较常见的有“轴”“釭”“锏”等单词以及“轴受”等主谓词(见《说文解字》)。当代日本的轴承文字表达仍为“轴受”,秦代文字书写小篆中,就有轴、承、釭、锏。汉代文字本义解释,“轴”持轮也,“承”奉也,受也,“釭”车毂中铁也,“锏”车轴铁也,可见秦汉时代已确立了轴承文化理念和文字形式。

 

元朝(12061367)简仪使用圆柱滚动支承技术

 

简仪是由浑仪简化而来的。浑仪是主要用于天象观测的伩器,它的零部件可以分成支撑零件和运动零件两部分。支撑零件包括水趺、龙柱、天经双环、赤道单环,还有水趺中心的天柱等。

 

 

// 近代轴承发展  //

 

近代中国第一套国产轴承的诞生

 

1937年初,王瑞宝与马根宝从无锡带来了“1511”轴承内外圈及保持架、钢球等样品来找五金摊主秦福荣,提出合伙制造轴承的思想。秦福荣看到样品与日本货NSK相仿,又听王、马两人讲,用铁路钢锻打的钢圈,成本只有日本货的三分之一,认为有利可图,于是就在满庭坊的支弄“月桂里”48号开设机械厂,并由王瑞宝、马根宝担任技术指导。

 

当时的设备只有两台皮带车床、两台脚踏手扳冲床、一台钻床,车床又代作磨床。除钢球进口外,套圈由高顺太铁铺锻打,材料用铁路钢,并用氢化钠淬火,保持器用铁皮,用硝酸钾发兰,同时用塞规、钢皮尺作为量具,上海第一套国产1308”双列调心球轴承就在这样的简陋条件下诞生了。这也是中国第一套国产轴承,产品品牌为SRF

 

中国的轴承走过了漫长的历史,但是在做大做强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 

 

发展期

 

随着航空航天、电子计算机、光电磁仪器、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,体现当代科技水平的世界轴承工业进入一个全面革新制造技术,迅速发展品种,大力提高性能、精度,日益成熟完善的历史新时期。

 

这个时期轴承品种应有尽有,用途包罗万象,目前轴承品种数以万计,特大型轴承大到38米,微型轴承小到零点几毫米,即有传统单列、双列、多列球轴承、滚子轴承、滚针轴承、圆锥轴承、更有无润滑轴承、自润滑轴承、角接触轴承、传器轴承、万向节轴承、超薄壁轴承、轮毂单元轴承、空气轴承、直线轴承、超导轴承、磁浮轴承等等。

 

轴承工业已经大成气候,作为零部件的小小轴承已经拥有独占一隅、颇具规模、不容小视的一方市场,轴承贸易迎来了鼎盛时期。

东莞市沃尔鑫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21 版权所有 [百度统计] [GMAP] [后台管理] 访问量: 粤ICP备14000588号 技术支持:东莞网站建设